動態與壓縮器

解決方式:首先控制該軌道的動態,衰減最大波峰與平均電平間的那一部分。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人聲音軌,得到豐滿而有衝擊力的音色。同時,最大波峰值降低 後,整體音量又有了提升的餘地。這就是為什麼該用壓縮器。在音訊軟體中,你可以衰減一些峰值,因為有很多最大峰值可以適當削減,但對音質並無影響。

問題:錄製人聲音軌時總是感覺不到位,聽起來有點太硬,又顯得太軟,始終得不到足夠的衝擊力。

解決方式:首先控制該軌道的動態,衰減最大波峰與平均電平間的那一部分。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人聲音軌,得到豐滿而有衝擊力的音色。同時,最大波峰值降低 後,整體音量又有了提升的餘地。這就是為什麼該用壓縮器。在音訊軟體中,你可以衰減一些峰值,因為有很多最大峰值可以適當削減,但對音質並無影響。

缺陷:通常,音軌的動態受到控制後,聲音會因動態的收縮而產生張力,但同時高頻也會隨之損失,聲音會顯得呆滯、黯淡。有得必有失嘛!所以,壓縮器的調整在 正式錄音前必須反復試驗。這有時候的確很費時間的,但隨著經驗的逐漸豐富,完全可以憑直覺來測定。(哈哈,到那時候又要玩創意了。可別小看壓縮器的處理能 力,高手絕對可以在壓縮器上玩音色創意的!)

對於初玩壓縮的朋友,這裡簡單地介紹一下壓縮器的使用方法,也請高手們指正!

1.
壓縮器上設置:Ratio=2.5:1attack=10ms(毫秒)Release=150ms(毫秒)Gain=0dB如果可以選擇Soft/Hard檔,則選Soft

2.
一邊試音一邊仔細聽,慢慢調Threshold,直到發現聲音開始有變化了。這完全憑你的聽力,有一對好耳朵就占了不少便宜。不過大多數壓縮器上有指標顯示,通常Threshold值在-5dB-20dB之間,視實際情況定。

3.
把壓縮器調到Bypass檔,仔細比較原信號與壓縮信號的不同。這裡可以把Gain適當提升(但要非常謹慎),以均衡音量差異。然後繼續調Threshold,直至滿意。

4.
要得到較豐滿的音色,可以試著逐漸提升Ratio。如果經驗不夠足的話,勸您調試時不斷比較原信號與壓縮信號的差異。(Bypass即可) Ratio值通常在2:18:1之間,無特殊目的一般不會超過10:1。過壓縮(OverCompressing)只會導致聲音乾澀、無生氣。(這點切 記!)

5.
如果在聲音的段落間聽到因壓縮器產生的靜噪,可以適當提升Release時間,當然也可以再提升一點點Threshold。如果發現有些聲音變得口齒不清,沒有自然的棱角,則可以調節Attack時間,或適當衰減一些Ratio

壓縮器的使用很大程度決定於你的經驗和聽力,以上方法並不是絕對的!如果有機會,應該盡可能多比較一些壓縮器的工作情況,真正的經驗也是此而來的。一位好 的製作人員首先就該有非常強的職業敏感性。幾乎每個優秀的錄音師、製作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,觀察他們的工作步驟,從中學到的要比書本上的多很多很 多。

軟體壓縮器現在也非常多,有些的確非常棒。不過記住,軟體壓縮器一般作為中、後期製作時用。即,錄音結束後使用。對於象我一樣家裡買不起壓縮器的來說,軟 件壓縮器真是救星!(因為以我的經驗,壓縮器就得買高檔的,否則實在不如不買。壓縮器又是價比天高的東東,哎...)

從使用方式看,和硬體壓縮器沒太大區別,畢竟原理是相同的。而且,現在很多音訊處理軟體(SoundForgeCoolEditpro WaveLab)都有音訊統計分析功能,可以幫你處理一些難以憑耳朵判斷音色特徵,再者,您還可以對不同的段落做不同的壓縮處理。如果你非常習慣看波形 的,那更好,一看波形顯示結果,就能判斷出哪些波峰可以適當衰減,比調硬體壓縮器舒服多了。然而缺點是,前期錄音設備要盡可能好一些。(失真度,機器 本身造成的各種增益、衰減,信噪比,拾音動態,這些指標都要盡可能好一些。)否則,一失足成千古恨!後期有很多地方很難在電腦上改的,除非你對音訊理論、 規律和音訊軟體非常有技巧,那的確也可以偷樑換柱

所以,和傳統錄音一樣,錄音前你必須仔細考慮好你需要什麼音質?留出多少餘地給後期製作?(後期製作時,因為首先強調整體效果,有時不得不對人聲或樂器的音色再做修整,如果前期錄音不做充分考慮,往往後期就麻煩了!)

限制器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壓縮器。101或更高的壓縮比一般規定為限制動作,因為輸出電平波被有效地箝位在門限電平。對良好的限制來說,最基本的要求是動作要快。恢復時間一般在0.1秒到1秒範圍內。


多段壓縮器

典型的多段壓縮有35個頻率段可以調。3段式是最為常見的:低頻、中頻、高頻。通常說來,3段式是夠用的,如果需要更多可調頻段,其實參數均衡效果器往 往更顯好用。不管怎麼說,節約製作時間還是很重要的,所以,盡可能不要把事情複雜化。也因為如此,為自己建立一套完整Mastering工具方案也顯得不 可小視。

不同的處理器連接順序和方式,得到的最終結果也會不同。這種一個一個處理器的連接在英文裡叫做“Chain”。最常見的連接方式可以這樣(軟體和硬體都一樣)

1Pre-multibandcompressorEQ
前置多端壓縮等化器
2Multibandcompressor
多段壓縮器
3Post-multibandcompressorEQ
後級多段壓縮等化器
4Loudnessmaximizer
響度放大器

壓縮的使用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只能從最小的壓縮率開始,不要試圖一步到位

哪怕一些經驗豐富的工程師,也只會憑經驗選則壓縮量,然後經試聽後才下結論。在混音過程中,永遠不會有什麼絕對,任何的操作只為最終結果負責。

進行壓縮一般是從底限電平開始考慮的。這個底限電平意味著壓縮只對這個電平以上的聲音進行處理。還有一種較為常用的壓縮底限方式,不是採用電平,而是頻 率;即,壓縮器對這個頻率以上的頻段才會產生作用。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壓縮器(特別是數位化的壓縮器)會同時提供這兩種參數供調整。做壓縮之所以從較低的電 平開始,是因為壓縮器此時可以充當激勵器的作用,即:可以把電平較低的高頻呈現出來。不過,這樣的壓縮方式有時候對低電平的高頻段會顯得過於有效了,所以,在壓縮前,對高頻的提升(通過等化器)不要太張揚,一定要適可而止,甚至有所保留。(這很大情況下依賴於經驗,因為實際情況往往千差萬別,無法 一概而論。否則就不需要有專人來做,設計一個程式就行了。)

採用壓縮器對於高頻也同樣可以擴展高頻的力量分佈,以起到淡化高頻的目的。但是要注意,這種手法比較適合與較短促的高頻音色,如:Hi-hat。高頻是非 常脆弱的,頻率強度的微小變化都會改變這個音色的特徵,而對於短促的音色而言至少在聽覺上要相對緩解很多,所以,對於持續性的高頻就不太合適了。

高頻的另一重要特徵就是:如果電平不是很高,那麼它更容易被其他頻段所吞噬。所以這樣的音色通常需要加強它的峰值量,以保證它在沒有被吞噬前就有個露臉的機會。

使用專業的壓縮器或壓縮軟體,在分期分軌錄音時每樣樂器的頻段都可得到有效控制,聲音會顯得異常飽滿。(但要注意,壓縮器使用的同時也會讓您損失一部分高 頻,必須要自己把握好。)值得一提的是電子管(TUBE)壓縮器、等化器、音箱。如果系統中採用類比-電子管-壓縮模式的信號處理鏈,那麼,要得到飽 滿而華麗的音質是太容易了。可惜太過昂貴,且不方便。

不管甚麼東西,在最大值時壓縮量不要超過5db.

Attacktime
Releasetime一般在幾毫秒到幾百毫秒之間.
波形頂部越尖的波峰,ratio越大,比如底鼓.波形體越寬的波峰,ratio越小,比如弦樂、人聲.

2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Unknown 提到...

您好,我是耳機品牌AKG的公關,我們將於2017/10/25舉辦新品發表會。
想邀請您一同參與,若您有參加意願,再請您回覆您的Email,我將邀請函寄給您,謝謝